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你“点单”,我来办!这场别开生面的媒体大讨论干货满满……

2021-06-21     来源:百家号: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17日上午,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共献良策谋发展 勠力同心开新局”——市直媒体发展大讨论座谈会,听取市直媒体党员干部、一线采编人员对媒体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并回应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发展中的困难和诉求,共商媒体融合发展大计,推动提升党媒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市直媒体主要负责同志、核心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一线采编人员代表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先后作交流发言。

陈冀充分肯定了市直媒体一直以来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她强调,今年是全国宣传系统机制创新年,江门市直媒体要大力掀起一场深刻的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把融媒体改革向纵深推进。

她表示,市委宣传部举办此次座谈会,是希望大家从“大湾区 大未来”央媒主题宣传活动中找到自身的差距和短板,大兴业务之风,将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同时,市委宣传部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希望为大家办好实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不待我的“必答题”,不是“选择题”,需要大家从上到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做到融观念、融思维、融手段、融目标四个“融”。传统媒体出路最好的“药方”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今天不主动改革,明天就会被改革。媒体报道在做到“天天有”的同时,如何实现“天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地做好一道道有创意的“菜”,从而满足各个层面受众的胃口。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属于更多具有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年轻人,要为更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创造条件、提供舞台。

此次座谈会,大家平等交流对话,不仅要清晰地认识到媒体发展面临的困难,更要看到发展的希望与信心。江门媒体人大有人才在,有才之士是媒体共度时艰、改革创新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之所在。希望大家勇担使命,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探出一条新时代的媒体发展之路来。

畅所欲言

找差距 谈发展 吐心声

市直媒体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百舸争流”的新媒体时代,市直媒体如何拥抱、顺应改革,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生产更多导向正确、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融媒体作品?

如何应对传统媒体生存危机,提高党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

如何适应媒体深度融合需要,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守正创新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江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张永源: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之下,迫切需要新闻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精品内容生产,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创新内容的生产方式,利用大数据技术,紧跟社会受众需求,在做好大众化产品的同时,推出更多个性化产品。我们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媒体深度融合需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人才引进、选拔、培训、奖励制度,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升级优化现有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励采编人员创作优质新媒体产品的积极性。”

问题导向抓业务

深化改革促融合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何志斌:

“媒体融合发展到现在,渠道和平台再多再新,内容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内容,导向就无法实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抓导向必须抓内容’的意识。要始终以内容建设为抓手把握导向、维护大局,把贴紧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放在内容策划首位。媒体深度融合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要培育一支‘对党忠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的融媒体队伍。”

学用央媒视角做好江门新闻

江门日报社时政新闻部主任 谢敏: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是宣传报道的富矿。4月中,中宣部主办的‘大湾区 大未来’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江门。此次与央媒‘同台’学习的机会,让我深有感触。本次座谈会,我分享的是一张海报、一条视频、一篇侧记‘三个一’。我们要学习的是央媒的格局、央媒的视角、央媒的品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更高质量地做好江门新闻、讲好江门故事、传递江门声音。全媒体记者既要成为样样都能顶上的‘全才’,也要成为有所特长的‘专才’;要进一步优化台前幕后的采编流程,确保‘前线’采写的第一手信息,迅速加工成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发挥‘后台’统筹策划作用,更好调用一线力量采写更鲜活的素材。”

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负责人 徐铃静:

“推进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究竟该如何定位?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宣传等主题的新媒体平台宣传为例,可见老百姓并不一定不喜欢看‘硬新闻’,厨师怎么配菜也很关键。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媒体各平台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硬’新闻进行‘软’表达,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

全媒体记者

既是“全才”也是“专才”

江门日报社时政新闻部首席记者 唐达:

“‘大湾区 大未来’主题宣传活动6天的采访里,多家央媒以‘文字+海报+视频+H5+评论+MV’的形式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这是一条生动的全媒体产品链。要练就一双慧眼,用变换的视角发现新闻背后故事;要写就一手美文,用细腻的笔触讲述宏大题材;要锻就一身本事,用新颖的传播追赶时代速度。要提升全媒体记者素质能力,我建议,一是邀请央媒、院校等重量级老师传经送宝,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二是组织一线采编人员,分批前往上级媒体、代表性媒体单位跟班学习,打开综合素质快速提升的通道。”

多方沟通协调促转型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首席编辑 宁园:

“作为新媒体编辑和二审,我认为新媒体转型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选题方面,可参考中山发布等周边城市的发布号,聚焦民生题材,凸显‘早安江门’等优秀栏目,再开设‘本地要闻’栏目;增粉方面,可抓住预约口罩、发放消费券等大型活动时机,通过江门发布来发放活动信息,提高粉丝活跃度;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安排专人收集后台网友留意,梳理归类热点民生问题,然后发给相关部门进行解答;注重打造一个品牌形象,在景区树立大幅形象,提升江门发布线下在市民心中的影响力。”

强化互联网思维

适应全媒体时代特点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钟建基:

“近年来,市直媒体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不够。为此,我建议市直媒体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全媒体人才发展战略抢占媒体融合发展制高点。建议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全媒体时代特点的人才引入、使用机制,再引进一批新媒体产品策划人员、技术开发人员、设计人员、视频制作人员、技术经营人员等,增设新媒体运营和技术岗位,强化关键节点岗位设计,帮助各岗位人员加强深度学习,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做。”

着力提升党媒“三力”

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严建广:

“要跳出江门看江门,用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视角来分析我市的一些政策举措,来定位我市的文化宣传。今年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五邑银信(侨批)北京专题展,影响很大,就是从中央要求弘扬侨批和侨批背后的华侨精神、时代精神角度出发来做,到北京去做,这个影响力就远比在江门做大很多。长期在本地工作对当地有了解,也可能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希望多一些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每年派一线采编人员去做得好的标杆媒体学习。”

突破思维定势创品牌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总监 李鸿:

“现在我们听得很多的一个词就是‘守正创新’。创新这篇文章做不好,守正是守不住的,媒体融合非常注重技术上的深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实现蝶变,当务之急还是要在各个层级多启用有想法有担当有拼搏精神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有才华的年轻人。传统媒体日益式微,内容创业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创品牌,还要突破思维定势,江门市广播电视台需要在电视之外寻找一些新的出路。必须在内容生产上来一次创业创新,通过做强内容优势创造发展优势。”

强化融媒发展思维

江门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副总监 秦恒: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我们的融媒传播理念、内容策划生产机制、绩效考核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目前还是比较缺乏整体的融媒发展思维,没有能够把我们传统广电平台上的品牌栏目,例如《新闻共同睇》这样过去王牌栏目的影响力,转化成为有品牌、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融媒产品,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以成立三大工作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新媒体内容渠道的人员和资源投入,积极探索融媒策划生产的新机制。”

出新出彩 多做改变

江门广播电视台经营中心负责人 陈静:

“在‘大湾区大未来《我和我的祖国》五四快闪活动’中,我们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任务,片中的少年中国说、明星、开平碉楼等元素都亮点满满。但要想出新出彩,就还要在海采部分注意挖掘江门青年的精神面貌,同时注重音乐的改编,加深与江门文艺界的交流,并在快闪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强化画面的视觉效果。”

新闻报道要有

高度、力度、温度、速度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新媒体运营部主任 王芬芳:

“对标先进单位找差距,要学习央媒的视野和格局,加强理论学习,为我们的宣传指明方向。要善于把新闻宣传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大格局,这是我们主流媒体最大的优势所在说,在平常的宣传中,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方面,也要做到立足江门看湾区、立足侨乡看世界,提高媒体的新闻宣传功效。”

增强策划意识

注重人才培养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时政采访部负责人 潘小波:

“从这次中央采访团同行身上,我深刻感受到增强策划意识的重要性。新闻采访,策划先行,采访活动除了要拼速度,新闻的质量也很重要。只要深挖江门这座宣传报道的富矿,用心挖掘和做好策划,一定能采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作品。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将会制约媒体融合的发展之路。市级媒体首先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适应媒体融合需要的全媒体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事业平台、薪酬考核等方面创新举措,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才投身新闻事业中来。”

实现内容生产者自身角色转型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 李俊仪:

“在全媒体产品生产过程中,还要实现内容生产者自身角色转型。以广东新闻联播视频号发布的《核酸阳性考生参加高考?广东说:能》为例,我认为作为一名主持人,在短视频中起到的绝不应该是简单的串场作用,而是要打造自己的风格,彰显自身特色和个性,用年轻人的思维去活化固化的事物。”

媒体讲困惑 现场有回应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市委宣传部耐心聆听,表示“照单接收”,把问题清单化,挂图作战,销账管理,倒逼工期,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实践主题,把倾听、交流的机制常态化,把收集的问题清单化,把讨论的成果转化为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

01

新媒体平台如何定位?

市委宣传部表示,要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在讲政治和讲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受众效益,不能“一个口味到底”,而要做“满汉全席”,满足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受众。好的东西是没有城墙阻隔的,好的东西也是不能禁锢大家的。媒体承载着“转换”功能,要将党委的声音转换为普罗大众都能接受、都能入心入脑的声音。媒体要从上到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紧紧抓住“新闻+政务+服务”的主线,辅以互联网思维,按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打造受欢迎的融媒体产品,再借融媒体产品来撬动整体的创新工作。

02

如何强化全媒体记者学习培训?

市委宣传部表示,大家有学习的需求和动力,这是喜闻乐见的,一线采编人员要深入基层,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扎根到侨乡的沃土中去,扎根到改革湾区的热浪中去。市委宣传部将尽快落实,一定会把这个单接好,并努力去完成好。

03

市直媒体如果实现“文字+海报+视频+H5+评论+MV”全媒体产品链生产,一次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多少人力?

市委宣传部指出,这就是融媒体改革的一个模板,对此,市直媒体要实现采编流程的再造和人员结构的优化。

04

如何更好地进行采编人员队伍人才建设?

市委宣传部表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去盘活和激活人才队伍,把人才用好。情怀是无价之宝,市直媒体要感情留人,要盘活机制,要给大家“跳舞”的平台。

05

媒体如何融合内容、技术双驱动?

市委宣传部表示,要更多地依赖媒体融合深度去推进。对于如何吸引、用好、留住人才的问题,市委宣传部表示,职称是对于业务工作年度、阶段性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晋升通道,要高度重视职称,利用职称倒逼记者编辑对于采编工作的重视,做好单位职称的规范化管理,把职称评定的有效机制建立起来。

来源:江门日报 文/黎禹君 图/周华东

原标题:《你“点单”,我来办!这场别开生面的媒体大讨论干货满满……》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